中文

English

武汉大学严欢团队突破病毒研究,首推人工定制化受体,人生就是博-尊龙凯时。

发布时间:2025-03-24   信息来源:尊龙凯时官方编辑

在2024年的今天,冠状病毒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从SARS、MERS到如今的COVID-19,冠状病毒家族凭借其强大的变异能力和广泛的宿主范围,不断对人类健康构成挑战。然而,因缺乏有效的感染模型,冠状病毒的研究和疫苗开发进展缓慢。本文将介绍一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定制化冠状病毒受体(CVRs),为冠状病毒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前景。

武汉大学严欢团队突破病毒研究,首推人工定制化受体,人生就是博-尊龙凯时。

冠状病毒的挑战在于其多样化的受体和复杂的感染机制,使得科学家面临巨大的研究压力。传统方法依赖已知受体和感染模型,但对于那些尚未明确受体的冠状病毒,这种方式显得捉襟见肘。此外,冠状病毒的快速变异也使研究和防控变得更加困难。

定制化冠状病毒受体的诞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团队于2024年10月30日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策略,通过工程化手段设计出能够模拟天然受体功能的定制化冠状病毒受体(CVRs)。这项研究验证了CVR策略在建立天然受体非依赖性感染模型中的潜力,为研究缺乏已知易感靶细胞的病毒提供了新的工具。

定制化受体的设计原理CVRs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乐高积木”,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通过构建人工受体框架和特定的病毒结合域,实现对冠状病毒的特异性识别和结合。这种设计不仅能够模拟天然受体的功能,还能根据研究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关键因素的发现研究团队通过一系列实验,确定了CVRs功能性模仿天然受体的关键因素。首先,研究者们创建了四个hACE2嵌合蛋白,通过逐步替换特定结构,证明这些嵌合蛋白能有效支持病毒感染,并影响病毒进入的能力。实验中还确定了影响CVRs功能的关键因素,包括病毒结合域与病毒刺突蛋白的结合亲和力等。

研究者们还利用22种已知的SARS-CoV-2中和抗体,构建了44个CVRs,所有CVRs表现出良好的表达能力,并能有效结合SARS-CoV-2的刺突蛋白。

实验验证与应用前景最后,研究团队成功设计了来自6个不同亚属的12种冠状病毒的功能性CVRs,许多此类冠状病毒缺乏已知受体。研究表明,CVRs可以在没有天然受体的情况下,支持病毒的传播和复制。这一发现为CVRs在冠状病毒研究和潜在抗病毒策略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证据。

通过CVRs,研究人员可以评估疫苗候选物对病毒的中和能力,扩大疫苗开发的广度,并加速新疫苗的筛选。同时,CVRs也为抗病毒药物的筛选和评估提供了新的研究平台,特别是那些难以在传统细胞模型中进行研究的冠状病毒。

人生就是博-尊龙凯时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采用了尊龙凯时的HieffClone®系列克隆试剂盒,这为构建表达载体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助力了冠状病毒研究的进一步拓展。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我们相信CVRs将在未来的冠状病毒防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